“2022年电化学储能青年论坛”是由新威智能携手多位电化学领域优秀青年学者共同打造的系列云上讲座第二届,旨在为该领域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广泛交流、深入研讨的专业知识共享平台。第 12 期聚焦SEI这一世界电化学界研究热点,中科院物理所 王雪锋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固体电解质SEI膜的解析与演变》的报告,专业实用,精彩纷呈。在报告中,王雪锋老师循循善诱,由浅入深,从SEI膜的形成、定性表征、定量演变以及全固态Li/LiPON界面等方面作深入讲解。其中,特别介绍了结合冷冻电镜技术、滴定色谱(TGC)等先进表征手段解析金属锂和硅负极材料的SEI膜结构、组成、分布和含量。一场SEI膜的知识盛宴,干货满满,想要N刷或没有赶上直播的同学,热腾腾的回放和课件已备好,快来享用吧!更多干货内容,欢迎各位老师同学登录新威智能App观看~http://app.neware.work/forum/videoDetail.html?Id=251&TagId=10&MasterId=220&TypeId=0&Source=tag&version=production
王雪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完成博士后工作。2019年入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金属锂电池、混合锂离子/锂-氧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等)关键材料结构表征、机理研究和失效分析,尤其擅长采用冷冻电镜技术研究辐照敏感材料。至今已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Chemical Reviews、Joule、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Nano Letter、Nano Energy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引用4000余次。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是电池系统中最重要的却被了解最少的部分。它控制着电池界面反应的动力学。尤其当金属锂和硅负极等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应用于下一代高比能量二次电池时,SEI膜的结构和演变将严重影响着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因此,全面了解SEI的结构演变及它与活性物质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报告人将结合冷冻电镜技术、滴定色谱(TGC)等先进表征手段解析金属锂和硅负极材料的SEI膜结构、组成、分布和含量,揭示SEI膜的演变过程和它与活性物质的相互作用,剖析金属锂和硅负极的容量损失机制,从而建立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界面调控三者的内在联系。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对固体电解质SEI膜的认识,而且强调了SEI膜与活性物质的相伴相生和相互作用,两者共同决定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